于利民,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研究生学历。1992年入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人保财险宿迁市分公司办事员、经理助理、副经理、总经理,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南京金融业》:众所周知,保险作为金融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人保财险作为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保险央企,在保险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请于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南京人保财险这几年,在服务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稳定器作用方面?
于利民: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保险骨干企业,是南京市规模最大、经营历史最为悠久的财产险公司。多年来,南京人保在发展中始终心系“国之大者”,聚焦主业主责,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完善的保险服务。目前,分公司业务已占南京财产险市场40%份额,为全市超过52%的机动车辆、超百万户家庭,提供了4万多亿元的风险保障;2023全年共处理各类赔案388余万件,赔款超过54亿元。通过及时保险补偿,帮助受损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恢复生产,保障了实体经济稳定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在助力南京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举措上,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以“国”为重,有效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器”作用
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南京人保积极融入2+6+6 产业强市计划,推出“行业+产业”保险解决方案战略项目,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客户量身定制风险解决方案。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南京特色产业,2023年承保本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客户400余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300亿元,累计补偿180万元经济损失。实现知识产权申请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等保险项目全省范围内零的突破。对市重点园区推进“N+1+X”园区保险服务模式,累计承保产业园区企业客户5000余家,提供风险保障340亿元。
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南京人保建立科创保险中心,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研发和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容易遭受人才和关键研发设备、产品研发责任、专利侵权等风险的实际出发,推出“宁科保”等财产险、产品研发责任险43 个科技保险产品,,2023年至今承保家数超160家,保险总保额73亿元,累计赔款超2000万,为高新技术企业不同类型的“核心财产”提供了多元化保障。
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南京人保努力完善“双碳”保险产品体系,推动碳抵消、碳配额等创新产品落地,成功推出全国首笔“碳资产损失保险”,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积极开拓新能源车保险市场蓝海,与特斯拉、比亚迪等23个新能源品牌均建立了合作关系,新能源车承保市场份额达到54%。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南京人保积极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三农”保险服务体系,保险金额超18亿元。保障范围从保“生产”延伸到保“产业链”,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创新推出草莓苗保险,保护地方草莓优势主导产业。保障水平从保“成本”延伸到保“价格、收入”转变,推出高淳螃蟹指数保险、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保障范围与区域持续扩大。在2022年干旱高温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建立绿色通道开展保险理赔,共向高温受灾养殖业、种植户支付赔款2.03亿元,为迅速恢复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以“民”为先,全面增强民生福祉的“保护伞”作用
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南京人保近年来承办的大病保险项目,服务市民760万人次,累计赔付超12亿元;提供的失能人员照护保险服务,服务人群保持全市第一,自开办以来,做到重度失能老人待遇“应享尽享”,共有86家照护机构签约,一线护工人数达到9499人,并获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全省长期护理保险领域中第一家获得认证的保险企业;参与推广的“南京宁惠保”规模已超1.8亿元,三期参保人数创新高达136万人,较二期增加48万人,参保渗透率17.4%,参保面在全省惠民保中排名第一;个人医疗负担平均降低14.73%,个人负担最高降幅达到80.7%。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突破。南京人保深化警保联动,在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开展的警保合作劝导站等级评定中,南京江宁湖熟街道尚桥社区和柳湖社区两个劝导站获得最高评级五星级评价;江宁陆朗社区、溧水白马镇大树下村等七个劝导站获得四星级评价。南京人保承保的电梯综合保险数近千台,占全市电梯总数1%,为超过15万市民提供了保障。经统计,电梯承保前每月故障约500次,通过逐步消化大修和调整后,故障次数下降超过九成,实现零投诉,维修时长下降七成,获得了业主、社区和街道的一致好评。
《南京金融业》:南京市在创建创新型城市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必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保险业是专门与风险打交道的金融机构,很想了解南京人保财险近年来在这方面又有什么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有效的成果?
于利民:风险减量服务是财产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也确实是政府对保险行业新的期待。近年来,南京人保认真贯彻集团党委提出的要把风险减量服务作为人保集团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成立了风控中心。风控中心立足构建“保险+服务+科技”新模式,以风险减量为重点,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以科创服务为载体,创新推出了自然灾害风险减量系统、智慧渔场等项目,推动公司从事后损失补偿向事前风险管理转变,以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助力维护社会治理,为推进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防灾体系建设提供保险力量。
风控中心搭建了“宁安宁”1+N 风控平台,由1 个运营管理系统和 N 个生产辅助系统组成,通过科技赋能,提供保险供给、理赔服务、减量管理三种能力,从传统的事后补偿模式转化为前中后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风控中心引入了水淹预警、烟感报警、实时监控、电梯物联设备等多种物联工具和应用,对接南京市应急局 “1+8+1”平台,通过技防+人防,不断提升全市风险管理水平。据统计,风控中心2023年提供水淹设备超 250台,年预警超2000次;服务全市电梯613台,提供电梯维保服务超 6000 次,服务小区电梯故障率下降90%;通过应用安全工厂系统,累计为超过1000家企业提供了风险查勘,为近300家高风险企业提供了汛期及冬季防火专项风险排查服务;针对水产养殖中出险的死亡风险,风控中心还创新性地引入智慧渔场系统,实时检测水温、溶解氧、氨氮指标,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控制水质及含氧量,助力农户渔业养殖,降低养殖死亡风险。
在理赔服务方面,南京人保还与市交管局、应急局、水务局保持密切沟通,在暴雨等突发情况来临时,依托大灾预警指挥调度系统,对接水淹平台 211 台设备预警信息,调度全市400余名理赔人员开展大灾预警、临灾应对、灾中处置、 灾后跟踪工作,助力城市治理。初步统计,2023 年大灾减损超过5000 万。
未来,我们还将聚焦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大风险减量管理投入,推动与紫金山实验室、南工大等外部机构合作,深入推广“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探索开办更多的具有南京特色的风险减量项目,为南京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发挥保险作用。
《南京金融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了党建对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性。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您作为保险央企人保财险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一把手,近年来在抓市分公司党建促发展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于利民:近年来,我和市分公司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辖内干部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执行落实总、省公司党委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与发展经营两手抓、变革创新与精细管理双驱动,在做实、做精、做深上下功夫,推动南京分公司服务大局实现新突破,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转型取得新进展。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旗帜鲜明打造“党建引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政治统领和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是突出政治性,狠抓政治和思想建设。每月召开中心组学习、每周召开党委会等方式,及时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安排要求,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年组织专题学习20多场。二是突出规范性,狠抓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制定《党委工作规则》《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规范》,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通过现场培训、督导检查等方式规范分支机构党支部集体决策,全年市辖召开党支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会议近300次。另一方面,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深入落实《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引》,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三是突出经常性,狠抓从严治党和廉政建设。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组织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合规经营》等责任状;组织基层班子成员、理赔人员前往省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建立员工家访制度,发挥家庭助廉工作。开展党员经常教育,从党费缴纳、组织生活、廉洁作风等方面,对党员干部明确细线、划出底线、拉出红线。
(二)坚持政治标准和业绩导向,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自2021年南京人保财险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改革的决定性因素和“一把手”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坚持政治标准、业绩导向和刚性考核三者有效衔接,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一是明标尺、看业绩,积极推进“能上能下”,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办法,树立“政治把关、业绩说话”的鲜明导向,大力推进干部年轻化。通过公开竞聘机关部门、理赔中心、续保团队负责人,变“相马”为“赛马”。强化业绩考核,对工作不担当、业绩不理想的部门和支公司负责人坚决调整。二是聚英才、建机制,探索推进“能进能出”。积极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两年来共引进管理及核心业务人才超过10人。建立网上测评制度,测评机关干部与员工近千人次,并对测评末位的人员调岗。三是优考核、联收入,稳妥推进“能多能少”。提高薪酬绩效与经营业绩的关联度,以业绩论英雄,凭发展挣薪酬;加强市分公司业务部门对支公司团队穿透式考核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考核到人,有奖有罚,提升了分公司全员的人均产能和效能。
(三)坚持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是马上就办“办急事”。在分公司企业微信设立员工论坛,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及时回应解决员工诉求。推动市县班子和团队长迈开腿、走出去,加大政府公关和客户拜访,及时协调业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紧急事项。二是关爱员工“办好事”。推出为员工办实事十大工程,逐项落实。三是改进作风“办难事”。坚决打击无中生有乱举报的歪风邪气,为真正干事者撑腰,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出台机关作风建设“八条禁令”,开展工作作风常态化检查,有效预防遏制不作为现象。
二、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态势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强化落实目标导向、导向和业绩导向三个导向,深化“企划、发展、盈利、节奏”四维度管理,优化“目标-路径-资源-过程-考核”五步工作法,三年来实现业务发展稳中有进: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79.42亿元,市场份额提升0.61PP,增速超主要同业;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87.47亿元,增速10.14%,市场领先优势扩大; 2023年,保费突破9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家保费规模突破90亿元的财险公司。整体趋势看,分公司连续三年业务和效益均持续上升,贡献度居全省系统首位。从各业务板块看,车险板块渠道结构优化,直销渠道、家自车份额提升,夯实了压舱石作用;法人板块以本地业务为重点,增速高于全省系统平均水平;园区业务发展较快,保费增量位列全省首位;政府板块业务开拓创新,农险政策性业务保持主导地位,商业性农险快速发展,宁惠保项目持续推进,普惠业务板块风险可控、发展稳健。
三、把变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推进管理升级
(一)明确定位,推进渠道化经营。根据集团公司“三湾改编”的精神要求,按照“产品-渠道-机构-团队”的经营逻辑和作战队形,重点推进车险直销直控渠道化经营,两年来自建近600人续保团队,家用车直销渠道占比较2020年占比高出20个百分点,规模扩大6个亿,基本实现了直销、车商、代理渠道均衡占比,彻底改变了过往严重依赖代理的局面。
(二)穿透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过程管理。统一管理语言,从“企划、发展、盈利、节奏”四个维度,每日、每周、每月动态监控发展情况,以过程保结果。二是加强穿透管理。以过程指标为抓手,强化经营指标过程考核兑现;加强指导,协助支公司加强对团队的管理考核,做到优胜劣汰。三是加强营销管理。以产品为龙头,用好市场费用和拓展费用,实施节点营销和项目拓展激励。
当前,南京正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新”重大任务,立足自身禀赋,发挥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强市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要金融中心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面对全市发展新要求,南京人保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做示范要求,进一步主动融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强化对产业强市、科创金融实验和社会民生建设的保险服务和风险保障,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